这十件事,哺乳期妈妈需了解
随着越来越多的母乳喂养的科普,大家已经十分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相信每一位妈妈都会因为小宝宝的到来感到幸福。但除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外,许多新手妈妈还承受了她们本不该有的喂养压力。
我是一名乳腺科医生,同样也是经历了哺乳期的妈妈,从专业角度,相信通过以下十件事能帮助妈妈们轻松、愉悦地度过母乳喂养这一奇妙时期。
1.母乳喂养真的重要吗?
母乳喂养是对母婴双方都十分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2001年WHO 建议给 6 个月内的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美国儿科学会等一些卫生保健机构都认为母乳喂养十分重要。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母乳喂养是被专业人士所倡导的。
2.没有做到母乳喂养,就是不爱孩子了吗?
在宝宝 6 个月后,可以添加辅食,在母乳充足的前提下,但还是要以奶为主。很多原因比如妈妈身体条件、宝宝自身等等都会干扰甚至阻断母乳喂养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建议要尽量母乳喂养,但不论哪种喂养方式,适合最为重要。在让宝宝健康成长,同样也让妈妈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愉悦的心情前提下,任何喂养方式都并不能减少妈妈对宝宝的爱。
3.如何知道宝宝是否吃够了母乳?
很多新手妈妈会发现宝宝好像成天都在吃奶,或者感觉自身乳房从来不出现涨奶,便会怀疑自己的奶水不够充足。如果宝宝是完全母乳喂养,且小宝宝排尿排便和生长发育正常,那他摄入奶量应该是充足的。
4.宝宝总是吃奶单纯是因为饥饿吗?
饥饿是宝宝吃奶最主要的原因,但绝对不是唯一原因。比较小的宝宝也可能是需要通过频繁吃奶获得安全感,或者是为了满足吸吮的需求,也可能希望吃奶得到抚触等等。
5. 为什么会发生乳头混淆?
乳头混淆是许多妈妈和宝宝们在哺乳的最初几周里遇到的常见问题。宝宝在学着吃母乳的过程中,如果在乳头和人工奶嘴之间换来换去,那么绝大多数宝宝会感到很困惑。新生儿吃母乳跟吃奶瓶、安抚奶嘴、乳头保护罩时,舌头、颚和嘴的动作是不一样的。如果宝宝无法区分,就会造成乳头混淆。
6.发生乳头混淆后怎么办?
乳头混淆后及时纠正,使宝宝克服乳头混淆的关键是停掉所有的人工奶嘴,包括奶瓶、安抚奶嘴、乳头保护罩等。当然,宝宝能够完全地接受乳房亲喂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关键要坚持,还有就是耐心。如果宝宝情绪不好,一定要先安抚好再实施亲喂,以免让宝宝把吃母乳和不好的情绪连接起来。安抚时可以尝试用容器将少量的母乳流进宝宝的嘴里,但务必不要过多。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含乳方法。
7. 如何挤奶
大多数妈妈在与孩子分离5小时以上时需要挤奶以保持奶量,任何一种市售双泵吸奶器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用。同样地,妈妈应该确保吸奶器罩在乳房上的罩杯尺寸正确,而大多数妈妈应该用吸奶器上不会让自己感觉不适的最高速档位来挤奶。
理想情况下,在和宝宝分离时,妈妈应该根据宝宝的吃奶频率来挤奶,双泵吸奶器通常每次10-15分钟。一些妈妈乳房的存奶容量较大,即使她们挤奶的次数没有宝宝吃奶的次数多, 也能够挤出足够的母乳。另一些妈妈则需要每天早上或晚上多挤一次奶,或者在不可能增加挤奶次数的时候给宝宝补充配方奶。
8.奶量下降怎么办?
一些妈妈感到即使定时挤奶,和宝宝分离几天后奶量也会下降一些,回家后频繁喂奶能很快重建奶量。如果大一点的宝宝对于妈妈奶量的减少感到沮丧并因此不愿意吃奶,可以在每次哺喂后再挤奶5分钟并坚持两到三天。只要能和宝宝在一起,就象平常一样哺乳。
9.得了乳腺炎、高热就不能喂奶了吗?
很多妈妈出现乳腺炎、发热症状因为担心用药或乳汁质量而暂停哺乳,其实在多数情况下是完全不必要停止母乳喂养的。乳腺炎期间高热并不影响母乳的质量,医生所用的药物多数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且充分的排出乳汁,可以使乳腺炎尽快地恢复。如果患有乳腺炎症,在治疗的同时应根据医生的具体指导来进行或调整母乳喂养,协助你找出乳腺炎症原因,预防再次发生。
10. 回奶必须要吃回奶药吗?
回奶其实就是宝宝离乳的一个过程,渐进式的自然离乳过程是最可取且被专业人士推荐的。所以离乳期间并不是必须依赖药物的。当然,如果由于身体或者其他原因需要突然离乳,药物是在短时间内帮助妈妈实现泌乳减少的有效手段,但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文章最后送给每一位妈妈一句话:适合自己和宝宝的喂养方式,才是最好的,每一位妈妈都是伟大的。祝所有妈妈们顺利度过哺乳期。
上一篇: 哺乳期乳腺脓肿这里治疗有妙招
下一篇: 杏林医话:小女孩得了妇科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