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内科>> 科室动态 >>正文

不容易的患者

作者:刘瑞清 来源:内科 浏览次数:

  做什么事情都有不容易的地方,做为一名医生,我看到很多患者真的是很不容易。

  生了病,选择去哪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现在医院、医生的负面新闻这么多,也许大医院会好一些,所以很多人有问题就直奔知名三甲医院了。但是中国是人情社会,没有熟人哪有那么好办事的,而托人办事又得搭人情,有时不太重的病也就在周边凑合一下算了。

  看病的时候,选择做什么检查又是一个问题。遇事多打听总不会错,这时候各种各样的“他们说”就派上了用场。社会上总会有许多明白人,加上许多人都亲身经历、经验之谈,还能有错吗。发烧要查指血,肚子不舒服要查彩超或者CT,经常会有人就是一点不舒服查出肿瘤来的,可不能轻视!心慌是一定要去安贞、阜外医院检查的,有的人一检查就放了好几个支架呢等等若干。

  可这并不算完,很多时候,该查的都查了,抽血、彩超、CT、核磁都做了,都没问题,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呀?真劳神呢,再打听打听,还有先进的检查呢,如PET CT,听说从头到脚都能查出来。实在不行找祖传中医吧,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打听,谁找中医看过,听说哪个中医很神,吃上几副药全好了,真是福音,果断去看。

  来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就是需要买药、输液的时候。什么?这医生居然说不需要输液!什么医生啊,都这么难受了,居然不给输液!真不知安的什么心!发烧了还不赶紧给退烧?咳嗽成这样了还不给输点止咳的?难怪有医生护士挨打,这态度,哼!上次不开药就看个化验单还排队!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这样,但这样的患者很多。他们忧心忡忡,他们很为难、真的很不容易!他们自己决定看病的医院、自己决定做什么检查,他们拥挤、徘徊在各大医院的人群中;他们需要看病,却对医生很隔膜。

  所谓的疾病分级诊疗,通俗地说就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一级二级医院治疗,疑难危重症则去三甲医院就诊。理想状态是实现疾病的双向转诊。但由于患者掌握着看病的主动权,所以去哪里看病是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的。如果能去三甲医院挂上专家号,我为什么要去卫生院或者二级医院?耽误了病情怎么办?你说常见病就是简单的吗?我不差钱,凭什么不能一步到位?在人满为患的三甲医院,有多少人是可以在下一级医院进行诊治的,又有多少真正需要来此就诊的患者在望穿秋水地等待?

  这里折射出老百姓看病的无序,期待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希望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早一天实现真正合理地利用好医疗资源。而更重要的,则是医务人员的悲哀:不得不说,患者并没有把医生看成是能够帮助他们的人。很多人东打听西打听,就是没打算听从医生的建议;他们相信辅助检查尤其是大型的仪器检查,当他们自作主张安排检查的时候并不知道,所谓的辅助检查辅助的是医生的诊断思路,应该由医生来决定安排做什么检查;当看到有的患者或家属面对着一堆检查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真想告诉他们,分析辅助检查这个功夫是医生的技能,他们经过了五年、八年的系统训练,还要经过实习、住院医、主治医等等的摸爬滚打才能够具备这个能力呀!为什么患者不相信医生呢?一个是当今的舆论导向,过多的负面消息使大众与医生产生了隔膜。这一点是随着时间推移潜移默化来的,所以细思极恐!另一方面,作为医生的我们则需要在诊疗过程中强调看病人,而不是看病!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取决于医生的工作。我们需要诚恳的态度、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有深入浅出地把科普、健康宣教进行下去!这一点往往至关重要。尤其是内科系统的诊治,如果不能包含解释、宣教和沟通,则称不上是一次完整的诊疗。那种人满为患、两分钟“看完”一个患者的看病实在是患者的悲哀,也更是医生的悲哀。

  当今的医疗环境需要改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内科 刘瑞清

上一篇: 内科对糖尿病住院患者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指导

下一篇: 病历简化不可取

相关科室

  妇幼内科由门诊、急诊、病房、实验室组成。目前承担成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负责全院综合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牙科、眼科产科危重症会诊工作。尤其是产科围诊及围手术期会诊。床位数40张,全天全周节假日开放门急诊,日门急诊量约200-300人次。随着顺义妇儿老年保健院医院的蓬勃发展,内科实力日益壮大,引进三甲医院主任医师为科室负责人,逐渐成长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开展治疗项目齐全的综合型临床科室。  1.人员组成:医生17名,护士15名。其中外聘专家1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