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 正文

老人迷信保健品的代价

作者:马艳秋 2019-01-04 14:34:22 来源:内科 浏览次数:

  马上就要过年了,不少人都准备走亲访友,一些带着神药色彩的保健品成为孝敬长辈的首选。那么这些万能产品的安全性你考虑过吗?

微信图片_20190104144216.jpg

  这天与往常一样门诊就诊病人秩序井然,突然,从电梯口急匆匆出来三四个人簇拥着一个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个表情痛苦的老人。老人双目紧闭,时不时低头呕吐,当班的内科医生赶紧查看病人,患者测血压竟然高达为195/100mmHg!几个家属一边协助患者检查,一边向医生述说病情。原来,老人高血压病史20余年,起初一直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得很理想。近两年患者迷上了保健品,停了降压药,而且拒绝监测血压。内科医生给患者开了头颅CT检查,很快结果出来了,患者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病情危险。

  这真是一个值得警醒的病例啊!我们听到或者看到身边多少老年人因为迷信保健品而放弃正规医院的治疗,导致这部分老年人出现严重后果。

微信图片_20190104144225.jpg

  什么是保健品?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为什么很多人宁愿用昂贵的、疗效不确定、医保不能报销的保健品代替药品使用呢?受保健品铺天盖地的广告影响,许多人误认为保健品包治百病,没有副作用,认为药品的副作用大。

  细心的人会看到药品说明书上,有的用一多半文字介绍它的副作用,给人的感觉是这种药的副作用很多。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先看看药品是如何上市的。

微信图片_20190104144231.jpg

  首先,实验室发现某一种化学物质有药理作用后,先进行动物实验证明其作用,再进行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中毒研究和慢性中毒研究,然后,进行药品申报。经药品监督局审查批准后,再委托他人开展一期临床研究、二期临床研究、三期临床研究。以上环节都没有问题后,才批准成为一种药品。期间经历大约10年时间,其严格程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药品的使用过程中自始至终还受到药监部门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如果确定是药物的问题,而且问题还比较大,那这个药很可能被踢出市场。而保健药品却没有这些程序,从生产到使用,既没有统一的标准又没人监管,当然其药理作用和产品质量就无人保证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系教授蔡美琴提醒大家,服用保健品一定要适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则指出,如果身体没有相应的需求而一股脑乱吃保健品,摄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营养素,就可能出现过量、中毒的情况。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A,会出现疲倦不适、嗜睡等中毒表现;长期大量食用维生素D会引起高钙血症,蛋白质过量摄入,则会增加肝肾负担。

  老年人怎么选择保健品?专家普遍表示,对正常人来说,只要一日三餐膳食安排合理,摄入的营养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就不需要吃什么保健品了。另外,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有一部分是依据中医理论配伍而成,不过是采用了比较现代的制作工艺。既然如此,那么就应该符合中医的原则,辨证论治,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保健品,即使它在另一个人身上获得很好的效果,也不能保证你吃了就一定不会起反作用。很显然,已经明确诊断的疾病,就需要对症的药物来治疗,保健品只是调整机体功能,可能会对疾病的恢复和转归起一定的作用,但不可以也不可能代替药物。

微信图片_20190104144238.jpg

  以上这个病例是患者应用保健品替代药品,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专家提醒,现在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希望大家在购买保健品前首先能树立起对保健品的正确认知,不要被“保健品”三个字所误导,不要迷信那些夸张的广告宣传,它并不是那么特殊的东西,也不见得全都不可信。如果生病了就该上医院看医生,遵医嘱吃药,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告诫每一位子女,与其购买昂贵的保健品,不如给父母多一分陪伴!

上一篇: 流感中招 儿童早治有首选

下一篇: “虫子牙”也能早期预防啦!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妇幼内科由门诊、急诊、病房、实验室组成。目前承担成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负责全院综合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牙科、眼科产科危重症会诊工作。尤其是产科围诊及围手术期会诊。床位数40张,全天全周节假日开放门急诊,日门急诊量约200-300人次。随着顺义妇儿老年保健院医院的蓬勃发展,内科实力日益壮大,引进三甲医院主任医师为科室负责人,逐渐成长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开展治疗项目齐全的综合型临床科室。  1.人员组成:医生17名,护士15名。其中外聘专家1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