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从“樱桃”到“鸡蛋”:新生儿奶量全攻略来了

作者:王玉梅 2025-11-11 17:44:55 来源:新生儿科 浏览次数:

许多新手爸妈常陷入纠结:

“宝宝一哭就喂,会不会撑坏?”

“定时定量喂养才科学吗?”

“老人说多吃才能长胖,真的对吗?”

  如何能够做到科学喂养呢?下面,就由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科王玉梅带着您一起了解新生儿宝宝的胃容量变化以及胃的生理特点,从科学的角度帮助您顺利喂养自己的宝宝。【妇幼健康科普】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胃容量的7天奇妙变化--从“樱桃”到“鸡蛋”的逐渐蜕变。

  有这样一组循证数据揭示了新生儿胃容量增长规律:

2.jpg

  从表格数据可以获取哪些关键信息呢?

  Tips1:新生儿胃容量呈指数增长,而非线性扩大,因此“少量多次”是自然规律。

  Tips2:第1天仅需5ml初乳,强行喂更多可能引发吐奶、消化不良。

新生儿的胃具有哪些生理特点呢?

  新生儿的胃具有“弹性小、排空快”的特点:

  胃排空时间:母乳约1.5-2小时,配方奶约2-3小时;

  饥饿周期:通常2-3小时需喂养一次,但个体差异大;

  按需喂养能更好匹配婴儿代谢需求,避免低血糖或过度喂养。

那么,宝宝到底应该吃多少呢?

怎么做才能告别“凭感觉”喂养呢?

  科学的奶量计算公式来啦!

  每日总奶量公式:

  每日总奶量(ml)=体重(kg)×(120-150ml)

  以一个3kg体重的新生儿来举例说明就是:

  3×120=360ml/天(最低需求)

  3×150=450ml/天(最高上限)

  分配建议:

  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无需严格计算

  配方奶喂养:分8-12次,每次30-45ml

  如果宝宝喂养超过150ml/kg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肥胖风险呦;而宝宝吐奶、腹胀、大便异常可能是喂养过量的信号哦。

警惕“过度喂养”

  说起“过度喂养”,我们在临床中再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也了解到一部分过度喂养的宝宝,其家长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1:宝宝吃得多才能睡得久

  真相:过度喂养会导致胃胀、反流,反而影响睡眠质量。

  ❌误区2:吐奶就是没吃饱,要补喂

  真相:新生儿胃呈水平位,生理性吐奶属正常,补喂可能加重负担。

宝宝的饥饿信号!

  饥饿早期信号:宝宝舔嘴唇、转头、吸吮手指等,这个时候咱们就需要立即给予喂养啦;

  饥饿中期信号:宝宝会出现身体扭动、呼吸加快等,最好在5分钟内给宝宝吃奶呦;

  饥饿晚期信号:宝宝就会出现哭闹、烦躁的症状,这时候喂养宝宝容易吞入空气导致胀气,导致宝宝不舒服。显然,当宝宝哭闹在给予喂养已经错过了喂养的黄金时机。

  最后,希望这份小策略能够帮助新手宝爸宝妈顺利喂养,帮助宝宝完成从“樱桃”到“鸡蛋”的平稳过渡。

上一篇: 预防危险因素,远离脑卒中

下一篇: 我院临床营养科受邀参加“孕期营养风险筛查规范化学术交流会”

相关科室

  新生儿科成立于2008年,新生儿病室总面积500平米,普通床位24张,NICU床位6张;医师15人,护理25人。每年救治新生儿约1500例,其中危重症患儿约200例。  自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托管以来,医院大力投入技术和设备,提升新生儿科的能力。近年来逐步开展了无创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腰椎穿刺、脐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输血、静脉营养、袋鼠式护理、新生儿换血等。可以诊治的病种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暂停、肺出血、重度贫血、新生儿重度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