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孩子的口腔健康 需要家庭和医生的共同守护

作者:任志明 2025-09-17 11:24:19 来源:口腔科 浏览次数:

1.jpg

  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它再次强调了口腔作为全身健康重要关口的意义,副主题“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则进一步从生活方式干预切入,体现了口腔疾病防治阵线前移的健康理念。【妇幼健康科普】

  在临床实践中,儿童龋病往往成为反映家庭健康管理水平的窗口。通过口腔检查与系统问诊,我们可以清晰追溯患者的饮食结构、口腔清洁习惯乃至家庭健康认知水平。典型的高龋儿童常见牙面大量软垢附着、邻间隙食物嵌塞,询问后可得知,这些孩子日常频繁摄入高糖零食、夜间哺乳未科学戒断、家长未能有效监督刷牙及牙线使用。这种环境下,乳牙釉质长期受酸蚀侵蚀,极易发展为多牙、多面龋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家长在孩子三岁入园后,就秉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开始完全放手孩子的口腔清洁,很少检查孩子的刷牙效果,也未能定期查看是否有新发龋齿或恒牙萌出。直到孩子因牙痛剧烈、无法进食,甚至影响在校活动时,家长才匆忙带孩子就诊。

  面对治疗建议,认知误区更为突出:诸如“乳牙终将替换无需治疗”“根管治疗不如拔牙简便”等观点。殊不知,这些乳磨牙的正常替换年龄通常在十岁左右。如果过早缺失不仅影响咀嚼功能,更可能导致邻牙移位、恒牙萌出异常,甚至影响颌骨发育,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

  相比之下,具备良好健康素养的家庭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认知。他们明白牙齿治疗结束不代表一劳永逸,他们遵医嘱坚持每三个月带孩子复查口腔,定期涂氟,及时实施窝沟封闭。从既往的治疗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定期检查,医生能够及时评估孩子的口腔状态从而做出评估和进一步指导,会检查孩子之前补过的牙齿有没有发生其他牙面的龋坏,有没有发生炎性变化,有没有新的龋坏牙,有没有新的恒磨牙萌出需要行窝沟封闭,如果有,会尽快为孩子做好进一步维护和诊疗,这种以预防为导向、贯穿发育全程的口腔健康管理模式,真正体现了现代防治结合的健康核心理念。

  综上所述,儿童的口腔健康,既依赖于儿童自身的习惯养成,更需要家庭科学管理的支撑和专业医疗的精准引导,三者缺一不可。唯有三方共同努力,将专业防治覆盖全生命周期,筑牢口腔健康的防线,才能真正实现“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目标。


上一篇: 孩子脖子黑、搓不掉?当心是“黑棘皮症”!

下一篇: 【9月19日义诊预告】全国爱牙日——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