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我院举办“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

作者:张毅 柳亚芬 2025-08-25 17:45:42 来源:科研教育科 浏览次数:

1.jpg

  8月21日下午,我院举办“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北京儿童医院科创中心技术经纪高级工程师杨少鹏、企业代表及医疗转化各领域专家分享医疗创新转化的实践经验。会议由副院长赵洁主持,科教科、临床与职能科室代表参会,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路径。

2.jpg

  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探讨如何实现医疗机构从传统医疗技术的“消费者”向新型诊疗方案“创造者”的战略转型。会议明确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妇幼健康这一特殊领域,临床一线面临着诸多独特的挑战,而最具价值、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方案,恰恰源自于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深刻洞察和实践积累。

  会议深入阐释了成果转化这一核心概念,这并非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旨在将临床实践中萌发的宝贵思想、科研探索中取得的初步发现。通过严谨的流程,转化为能够直接服务于患者的产品和服务,如新型诊断试剂、改良的治疗器械、优化的临床路径等,这正是现代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价值的必经之路。

医院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之道

3.jpg

作为本次交流会的重磅环节,北京儿童医院科创中心杨少鹏主任的专题报告,为我院构建创新体系提供了一幅可供借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清晰蓝图。

杨主任将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比作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和未被满足的需求是树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医院日常诊疗的土壤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医院提供的系统性支持、管理架构和资源平台则是强壮的“树干”;最终产出的专利、产品和解决方案,便是这棵树结出的累累“硕果”。这一生动比喻,深刻揭示了临床需求是创新之源,而制度化支持是创新成功的保障。

在此基础上,杨主任详细拆解了北京儿童医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将看似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活动,转化为一个结构化、可管理、可复制的标准化流程,极大地降低了临床人员参与创新的门槛和风险。

(1)需求征集:创新流程始于一线。通过建立常态化渠道,系统性地收集来自临床医生、护士和技师们在工作中发现的真实问题。这充分践行了“源于临床,用于临床”的核心原则,确保每一个创新项目都具有坚实的临床价值基础。

(2)概念验证:并非所有想法都具备转化的潜力。在这一阶段,由负责成果转化的部门主导,组织多学科专家对收集到的创新概念进行技术可行性、临床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综合评估与筛选,完成从想法到可行性方案的飞跃。

(3)专利布局: 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的核心价值载体。在项目确立后,必须第一时间进行专利布局,以法律形式保护创新思想。这不仅包括发明专利,也涵盖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强大的专利保护是后续进行商业化转化的法律基石和谈判筹码,是确保医院和发明人权益的护城河。

(4)成果转化:在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后,通过许可、转让或合作开发等方式,将技术成果转移给具备相应生产、注册和市场推广能力的企业。这一医工结合的模式,是连接医院与市场的桥梁。

(5)产品上市:最终目标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获批上市的医疗产品,真正进入临床应用,惠及广大患者。

杨主任特别强调,成果转化管理部门是驱动这一流程高效运转的关键角色。该部门为临床发明人提供专利申请、市场分析、法律咨询、寻找合作伙伴等一系列专业服务,使他们能够从繁琐的非临床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临床验证本身。这种模式的深层意义在于,它从根本上重塑了医院对临床人员价值的认知。医护人员不再仅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本身就是医院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协作之路:

整合临床、科研与产业的专业力量

4.jpg

会议邀请了企业代表及医疗转化各领域专家,从外部合作者的视角,进一步阐明了科技成果从医院走向市场的完整路径。他们的分享清晰地表明,成功的成果转化绝非医院的独角戏,而是一个需要与产业界和专业服务机构紧密协作的生态工程。

5.jpg

来自国内领先医疗科技企业的专家,从产业化的角度对成果转化的定义进行了补充,他认为成果转化是将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通过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最终实现价值的过程。这与杨少鹏主任提出的模型形成了完美的闭环,即医院负责前端的“从0到1”,而企业则擅长后端的“从1到N”。

知识产权转化领域的专家则从法律和商业层面,深刻剖析了专利的核心作用。他强调,专利不仅是一种防御性的法律工具,更是一种可交易、可估值的商业资产。它是医院与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合作的通用货币。通过专利许可或转让协议,医院能够将其无形的智力成果,安全、合法地转化为有形的经济回报和合作权益,从而构建起稳固的医工结合伙伴关系。

培育探索与发现的文化

6.jpg

本次会议的最终落脚点,是激发和赋能我院内部的广大医护人员。专家们分享的先进理念和成功模式,最终需要转化为我院员工的实际行动。

7.jpg

会议明确了科教科在这一新征程中的核心枢纽地位。科教科将成为全院职工创新想法的第一个资源协调中心和专业服务平台,负责宣传创新文化、组织相关培训、协调初步评估,并为有潜力的项目对接外部资源,为我院的科研工作者保驾护航。本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交流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启航。

会议传递的核心信息清晰而坚定:成功的医疗创新,是一项始于临床洞察、以系统化流程为保障、以开放合作为路径的伟大事业。它既需要强大的内部管理体系,也离不开与外部产业伙伴的深度融合。院领导层对本次会议的全力支持,充分表明了我院自上而下推动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这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不仅将继续作为区域内妇幼健康的守护者和卓越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将崛起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策源地。一个让每位临床工作者的智慧都能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孕育。在这里,我们将共同见证,源自我们自己手中的创新成果,不仅能提升本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更有可能走出顺义,走向全国,为提升整个妇幼健康事业的水平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上一篇: 共享“两癌”筛查经验丨国际医疗专家代表团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下一篇: 秋季过敏性鼻炎高发,科学防护远离“立秋鼻”

相关科室

  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95年底,由原城关卫生院和妇幼保健所合并而成,是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2015年3月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被北京儿童医院托管成为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科教科是医院的职能管理科室,主管全院的科研、教学、继续医学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在职职工学历教育等工作。  2006年以来我院共发表科技论文323 篇,其中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9篇。承担26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首发基金科研课题3项,分别为《顺义区活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与随访研究》、《顺义区3~7岁学龄前…

相关专家

姓名:赵洁 主任医师 产一主任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

擅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孕产期合并妇科肿瘤等高危妊娠管理;擅长臀位外倒转术及复杂剖宫产手术;对各类难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及DIC等产科危…

出诊时间:

出诊: 星期一 上午 星期五 上午 星期五 下午

简介:  产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擅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孕产期合并妇科肿瘤等高危妊娠管理;擅长臀位外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