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单腿肿、胸痛、气促!警惕产后静脉血栓

作者:毛静鑫 2025-09-19 17:26:47 来源:特需病房 浏览次数:

  产后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这个病“隐匿而凶险”,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一经发现必须尽快处理,接下来顺义妇儿医院产科专家就来带您认识这个沉默的产后“杀手”。【妇幼健康科普】

  一、“隐匿而凶险”的产褥期静脉血栓有多可怕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浅静脉血栓(SVT),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而产妇在分娩后6周内因“血液高凝、血流滞缓、血管损伤”这三大因素的存在,成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的高危人群。数据显示,产妇发生VTE的风险是未孕女性的5倍,且产后第一周风险最高;剖宫产者的风险更是自然分娩者的10倍。若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15%的患者可能在30分钟内死亡,是导致孕产妇猝死的主因之一。

  二、警惕高危因素,及时躲避“可控”因素

  产褥期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如既往有过静脉血栓病史,或者存在与静脉血栓相关的合并症,包括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活动性免疫系统疾病、镰状细胞病、吸毒、恶性肿瘤等;或者产妇年龄≥35岁、多胎多产、子痫前期、感染等。

  以上这些因素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是对于一些“可控”的因素,如肥胖(BMI≥30)、非医学因素剖宫产、非医嘱性服药等,我们还是可以在孕期及产后给予及时干预,适当避免的。

  此处需要特殊强调,产后用药需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临床中我们曾遇到产妇在未经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自行服用某些药物后发生血栓的情况,如卡麦角林或双氯酚酸类。这两种药物虽然在“回奶”和“镇痛”效果上会让宝妈感到舒适,但是也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可以说弊大于利。

  三、出现不适早就诊

  产后6周是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时间,当产后出现单侧下肢红肿热痛、或者突发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头痛胸痛,甚至晕厥时,要积极就诊,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四、多道防线筑屏障

  1、物理预防

  ●早活动:顺产2小时后、剖宫产8小时后下床慢走,每日做踝泵运动(勾脚尖10秒/次,30组/小时)。

  ●弹力袜:穿戴梯度压力袜(踝部压力15–30 mmHg),促进静脉回流。

  2、器械辅助

  卧床者使用下肢间歇充气加压泵促进血液循环。

  3、生活方式

  正常孕产妇每日饮水1000-2000ml(血压及心肺功能正常者),降低血液粘稠度;天热时室内注意通风,保持舒适的体感温度,避免大汗脱水的发生;饮食保证高纤维、低脂低盐。还需戒烟限酒,适当活动,避免体重过度增长。

  4、药物干预

  高危产妇(如既往VTE史、子痫前期、高龄肥胖、易栓症等)产后按时按量注射低分子肝素,该药并不会进入乳汁,哺乳期可以放心使用。

  5、防大于治,行动即良方

  产褥期静脉血栓虽凶险,但可防可控。产后早活动、补水、识别高危因素是预防的核心。一旦出现单腿肿、胸痛气促立即就医,并强调产科病史。通过科学管理,绝大多数产妇可平安度过产褥期。

  记住:产后别“躺赢”+适度活动+充足水分=血栓预防黄金法则!


下一篇: 预防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如何正确用电子产品?

相关科室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是顺义区产科并发症转会诊中心,承担着顺义地区近75%的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及分娩任务。承担顺义地区近50%高危孕产妇的接诊工作,年门诊量最高达201820人次,年分娩量最高达8490人次。科室分为产科病区及产房,共有床位57张。科室有医护人员115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39人。提供产前保健、高危妊娠监测、孕期营养咨询、优生优育咨询、无痛分娩、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咨询等多项服务。与新生儿科密切合作,为早产儿、高危儿监护提供便利条件。我科具有危重孕产妇抢救、孕产期并发症相关疑…